-
陳錦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
更新時間:2016-06-23 作者: 佚名
1980年參加信合工作,至今36年,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29年,歲月的流逝在陳錦順的臉龐上留下了風霜的印記,年近花甲的他依然奮戰在貸款清收的第一線。周圍的人總是勸他不要那么拼命,早點規劃退休生活,老陳總是不以為意,依舊兢兢業業、奔波忙碌,在他心目中,堅守崗位是他作為一名老員工、老黨員的唯一信條。前不久,一筆十多年前的陳欠不良貸款又被他連本帶息順利收回。
陳錦順清收的這筆貸款屬于農貸公用貸款,關聯人員多、部門廣,牽涉到鄉鎮企業資產處置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從第一次借款至今歷時15年,從最后一次借款至今歷時6年,從法院判決執行至今歷時3年,本息合計達25萬元,時間長、金額大,其中的清收難度可想而知。面對重重困難,老陳沒有慌亂,他從貸款檔案資料入手,仔細研究、認真分析,全方位掌握借款人、擔保人家庭、工作、資產情況甚至性格特點,多方了解涉及企業的資產負債、殘余價值情況,經過冷靜思考和權衡利弊后,他決定以當事人為突破口,說服當事人主動出擊,敦促有關部門積極應對,及時處置相關資產,及早還清貸款。
確定了工作的主攻方向,陳錦順心里稍微有了點底,但是他深知如何做通作為被清收對象的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才是整個清收工作最重要的一環,這在旁人看來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有過糾結、矛盾甚至迷茫,畢竟清收人和被清收人是始終是對立的兩方面,但是一想到我做的工作并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保護單位和集體的利益不受損失,我就充滿了自信和底氣。”當時的情景,老陳至今歷歷在目。在和當事人溝通的過程中,他嘗試改進一貫的工作方法,讓自己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換位思考,拉近雙方距離,盡量緩和矛盾,入情入理的分析欠款帶來的不利影響,引導對方積極處理問題。同時,老陳還找到當事人的親戚朋友,請他們幫忙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這一談就是三年,陳錦順憑著自己的堅持和韌勁,無數次的動情曉理,無數次的起早貪黑,無數次的放棄休息,最終,他鍥而不舍的精神終于感動了當事人,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做通了當事人的思想工作,陳錦順又開始到政府部門東奔西走,尋求政府支持,幫助協調處置企業資產,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在資產處置過程中,為了確保本行貸款盡快收回,老陳從前到后跟蹤資產處置過程,保證了資金到位后及時劃轉入賬。
從接手貸款到最終圓滿處置,三年時光轉瞬即逝,盡管雙鬢愈發斑白,容顏更加蒼老,但是陳錦順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干我們這一行,靠的就是一份堅持,我在這里待了幾十年,也算是老員工、老黨員,對單位、對組織充滿感情,而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盡我所能保護單位的資產不受損失。所以只要我還沒退休,我就會一直堅持將這份工作做下去。”
(東臺農商銀行 許小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