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消費復蘇升級——揚州農商銀行場景金融花式“出圈”
更新時間:2023-06-12
消費維系民生百事,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更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揚州農商銀行堅持把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通過構建特色場景金融體系,加大對供給端資金、產品、服務全鏈路金融支持力度,力挺餐飲、文旅、零售等地方支柱行業率先復蘇、恢復發展。
“以前商場統一收銀,顧客買鞋子,去收銀臺繳款,跑單很多;每天跟商場對賬,也常發現差錯。現在,每個商戶都配有揚州農商銀行移動POS機,顧客只需有揚州農商銀行卡,看中什么,當場刷卡繳款,隨機減,滿立減,很實惠,又不需要排隊,體驗很好。跑單的少了,對賬也沒有差錯,移動POS機對銷售幫助很大。”在揚州市榮盛城市奧萊商業綜合體一樓,一位賣鞋的商戶談起繳費變化帶來的好處。
這只是揚州農商銀行布局場景金融的一個縮影。
“消費維系民生百事,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更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揚州農商銀行堅持把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通過構建特色場景金融體系,加大對供給端資金、產品、服務全鏈路金融支持力度,力挺餐飲、文旅、零售等地方支柱行業率先復蘇、恢復發展。”揚州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臧正志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戰略領航
搶先布局場景金融主賽道
揚州農商銀行正在開展全員大走訪活動,這項活動啟動于今年3月上旬。
“大走訪的重點對象就是餐飲、住宿等個體商戶和沿街商戶。”揚州農商銀行副行長黃海說,疫情過后,揚州旅游市場恢復很快,經營餐飲和住宿的商戶融資需求陡增,揚州農商銀行將把對這些商戶的場景建設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臧正志表示,步入數字化時代,揚州農商銀行將全面深化零售轉型和數字化轉型,把經營視角從以產品和交易為中心投向以客戶為中心,將服務的物理空間從以銀行為中心轉向以場景為中心,通過連接客戶生活、生產場景中的金融需求,提供“端到端”的便捷化、體驗式的金融服務,主動引領區域內金融創新和業態轉化。
據介紹,近三年來,揚州農商銀行依托自身核心優勢,重點圍繞場景自建、場景融入、場景運營三大板塊,統籌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在民生服務和消費支付上雙線延展,傾力打造場景金融“五個一”工程,即:一塊品牌——知樂生活品牌,一個平臺——一當互金平臺,一套體系——會員積分體系,一項機制——“大數據”+“鐵腳板”獲客模式,逐步建立起多領域、開放性的“場景+數據+金融”生態平臺。
“完成戰略布局后,借助江蘇省聯社省級平臺總對總合作優勢,我們已先后與揚州18個部委辦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覆蓋醫療、交通、旅游、人社、教育等主要消費領域,一方面能夠與職能部門同頻共振,自上而下穿透服務場景末梢,第一時間打通各類惠民助企政策落地通道,依托點多面廣優勢進行產品無差別觸達,及時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促進消費復蘇的強勁動力;另一方面建立大數據共享模式,通過整合納稅、社保、代發、公積金、商戶名錄等數據資源,破解信息不對稱的困局,根據預收集信息前置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全周期內,對資金、結算、繳費、銷售、貨品的全方位管理需求,以金融助推B端做優服務體驗,刺激C端消費意愿。”臧正志說。
異業聯盟
跨界合筑知樂生活服務圈
水費、電費、燃氣費、電信費,家家戶戶都要繳。如何從“四費”繳費入手,打造異業聯盟的場景金融?
揚州農商銀行選擇以社保卡作為切入點。
在揚州市社保卡存量中,揚州農商銀行市場份額占七成。今年當地開始換發激活三代社保卡,為了讓更多百姓繼續使用揚州農商銀行社保卡,揚州農商銀行開展“四費代扣+優惠返還”特色活動,客戶只要簽約代繳費協議,并在社保卡內預存一定數額資金,就能實現代扣代繳,享受優惠返還。
“普通百姓由于消費金額有限,享受優惠幅度不大,但商戶特別是一些用水、用電、用氣大戶,通過優惠返還,獲得的實惠不是一個小數。”黃海說,活動開展以來,商戶參與的熱情非常高。
為了做實金融惠民,增加客戶黏性,揚州農商銀行還通過線上社交平臺、公交車身廣告等,多點位、多渠道開展活動宣傳;積極對接所轄村(居)委會,組建金融網格員小隊,利用人熟地熟的優勢將優惠活動相關政策內容宣傳到鄉鎮社區。截至目前,揚州農商銀行激活三代社保卡6萬多戶,戶均預存資金8000多元,總沉淀活期低成本資金5.43億元,今年一季度新增1億元。
“場景金融的構建是促進生活消費、激發內需活力的基礎工程。構建良性場景金融生態圈關鍵在于對金融消費者的觸達率。” 臧正志說,為了解決傳統場景搭建同質化、體驗差、流量低的矛盾,揚州農商銀行以提振消費信心、激發內生活力為目標,打造了知樂生活品牌,借助江蘇省聯社數字化團隊平臺,持續構建良性場景金融生態圈。
該行一方面,強化社銀合作,2022年末,在邗江區上線15家“社銀合作”網點,將群眾需求大、辦理頻率高的27項人社業務下沉至鎮街網點,實現社保信息查詢打印、代扣代繳、社保卡掛失補辦、金融功能激活等業務“一站式”辦理。在提高服務體驗方面努力做到兩個保障,一是硬件保障,設置了業務辦理專柜,配備了業務辦理設施,打造了業務辦理特色專區;二是軟件保障,組建一只以網點運營主管為負責人、骨干柜員為專職經辦人員、廳堂主管為兼職經辦人員的人社業務專業辦理隊伍。
另一方面,場景組合聯動,刺激用卡需求。貸記卡作為消費者使用頻率最高的金融產品之一,已滲透至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揚州農商銀行以科技為支撐,通過大數據篩查,精準分析消費習慣,布局高頻應用場景,針對購物、餐飲、娛樂、出行,分層分類打造個性化刷卡活動。購物時,累計交易達標即可領取外賣代金券,聯動餐飲場景消費,同時可參與抽取200元電子卡,助力線上再消費;用餐時,通過線上外賣平臺下單點餐即可享受支付滿減優惠;“瘋狂星期六”活動指定飲品半價優惠,鼓勵消費再升級;休閑放松時,雙人觀影優惠加倍,刺激用戶再刷卡;出行時,車費、加油一律滿減,ETC通行即送還款金,出行方式全方位覆蓋,再搶1元洗車,擴大場景需求。截至2022年末,多場景聯動刺激消費,帶動貸記卡收入增幅678%,位列全省第二,活躍率較上年提高6.6%;提升幅度在江蘇省地級市農商銀行中排名第三。
同時,揚州農商銀行持續改進以支行為中心輻射周邊傳統收單商戶的營銷路徑,在原有收單商戶基礎上,整合銀行、商戶、協會三方資源,打造多元化、高品質、大流量的商圈聯盟。目前,特色商圈聯盟已涵蓋本地特色休閑消費街區、區域所有農貿市場、地方重點特色品牌等。消費者在所有特色商圈聯盟的收單商戶消費時均可享受滿減優惠。在提升商戶聯盟品牌效應的同時,拉動區域經濟消費,實現流量價值轉化。截至2022年末,收單商戶綜合貢獻度為520%,優質收單商戶占比在全市法人農商銀行中排名第一,收單商戶貢獻度在全省地級市農商銀行中排名第一。
此外,揚州農商銀行還穩步推進農村和社區普惠金融服務點建設工作,打造了一批標準化、功能全、服務好的“興農驛站”。居民在站點不僅可辦理基礎金融業務,還能解決融資難題,作為整村授信“陽光信貸”產品簽約的駐村陣地,居民在現場只需要掃碼即可在指尖自助申貸。客戶經理還定期到崗搜集申貸信息,并結合自助機具的用戶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主動上門對接潛在客戶需求。同時,微縮“智慧人社”部分功能至站點,居民可自助完成社保卡換發、激活、賬戶查詢等操作。截至2022年末,全行已在轄區內142個行政村設立金融便民服務點“興農驛站”142個,實現全覆蓋,當年業務量達63.81萬筆,涉及金額34849.72萬元。
智數賦能
培育激活民生消費新業態
每一個去醫院的人,都有過排隊繳費的煩惱。
隊伍長不說,有時剛交完費,醫生又開出一張繳費單,不得不再次排隊。一個上午來來回回,看病費時不多,繳費耽擱半天。
揚州農商銀行利用互聯網在參保人員和醫保、醫療、醫藥服務之間連續性,發揮醫保在三醫聯動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打造以“線下自助設備機+線上手機銀行App”為基礎的“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金融生態圈,為就醫患者提供支付、結算等全方位服務。目前,已先后上線邗江區轄區社區醫院、揚州中醫院和東方醫院、邗江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屬醫療衛生中心智慧醫療項目,同時上線了手機銀行端電子社保卡、手機銀行端智慧人社、手機銀行版中醫院預約掛號繳費、揚州中醫院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掛號繳費等功能。截至2023年3月20日,全市19家醫院及社區服務中心全年交易筆數12萬筆,交易金額達4364萬元,賬戶余額日均沉淀7000萬元。
“黨的二十大再次明確了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對于中小銀行,在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移動金融正日益成為經濟復蘇、消費升級的重要驅動力。對此,揚州農商銀行持續探索數字化轉型發展新路徑,聚焦居民綜合金融需求,拓寬線上經營服務邊界,優化線上服務體驗,激活城鄉居民消費新業態。”臧正志說。
一方面,揚州農商銀行創新智慧商業,完善場景生態,攜手榮盛城市奧萊共建智慧商業綜合體,依托江蘇省聯社科技賦能,實現多項產品能力全省首創,進一步加深銀企合作。該智慧綜合體場景的成功構建,不僅提高了商場運行效能,也使綜合體成為金融服務聯動營銷的根據地。一方面,打通商場整體支付渠道,實現管理終端兼具商業管理能力與金融服務能力;借助會員體系,推出“滿立減”“折扣優惠”“會員積分”等福利,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拓展獲客渠道。另一方面針對商場引入的品牌方,該行配套開戶、工資代發、員工開卡等一條龍標準服務。同時,對于不同品牌方個性化需求,配套定制服務;將網絡金融產品嵌入商場活動,定期開展聯動營銷、協助商家運營、吸粉,以店鋪為點、商場為面,廣覆蓋、高頻次布設產品宣傳,吸引商場流動客戶及周邊居民。目前,智慧綜合體涵蓋收單支付、商業服務、會員管理、營銷四大板塊。
布局工會場景,助力權益升級。揚州農商銀行以豐富用戶權益和使用體驗為目標,以與市總工會戰略合作簽約為契機,在全省首家實現社保卡與本地工會會員體系貫通工程,幫助市總工會一舉解決了“弱管理”和“難推廣”兩大難題。揚州農商銀行社保卡持卡客戶可跳過實體工會卡注冊辦理流程,直接使用三代社保卡在揚州市總工會“揚工惠”普惠商城進行賬戶綁定和消費,大大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捷度和支付體驗。在貫通工程穩定運營的基礎上,該行積極挖潛項目剩余價值,全力推進“揚工惠”普惠商城與“E路有我”進行嫁接,推介揚州本地優質行業企業、品牌商戶、特色農產品供應商入駐,實現平臺雙向引流,注冊用戶雙向認證,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努力為企業和商戶提供新的銷售方式和攬客渠道,通過促成消費交易,培育客戶用卡習慣,持續提升社保卡客戶黏性和資金流量。
同時,揚州農商銀行還積極響應江蘇省聯社“鼎惠好物集”的宣傳部署,補充零售生活圈線上場景。依托“E路有我”電商平臺,通過上線本地特色產品,多平臺直播推廣本地特色好物,擴大合作商戶銷路,拓寬獲客渠道,實現數字貸記卡發卡、線上分期購和助推地方經濟完美銜接。僅揚城好物專場直播就吸引22.9萬人觀看,成交商品7707件,交易金額25.84萬元,位列當年直播成交量第五名。截至2022年末,圍繞省聯社“大美江蘇鄉村行”助農直播品牌,揚州農商銀行已成功舉辦揚城好物專場、助農產品專場、非遺產品專場、年貨專場以及水果專場等多場主題直播。同時,開設“E路有我”線下體驗店,將線上場景實體化,零距離體驗特色好物。
“場景金融建設的本源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在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當下,揚州農商銀行將加快場景創新,提升服務效能,提高客戶觸達,完善場景金融生態,為助力地方經濟、刺激消費復蘇、激發內生活力持續引流金融活水。” 臧正志最后說。(該文發表于2023年6月1日《金融時報》)